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其实一方水土也养一方树。人因为树有了坚毅,树因人有了灵气。6xf贵州163_163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_163贵州事业单位考试信息网_贵州163网
剑河县敏洞乡沟洞村的土质较周边村寨独特,深底层是高度成片的青石岩,上层是黏性很重的黄土,或许是这种土质纳水,整个村域水源十分丰富,山高水也高,不足百丈便见泉眼,真是个“万泉村”。经千万载的雨水冲刷,形成从村域西面自西南及西北向流出两小溪水汇于村脚下,再蜿蜒地向东流去,无私地滋润着这里的生灵。这特别的土质及地貌,常年风和日丽,从未有严重的风灾旱灾与水涝,大的径达数米干高五六十米。
沟洞人对树木更别有其情怀。不仅都爱树,还很敬重树,尊崇树。家中新添有男女婴儿,常要记拜一棵大树,选对婴儿吉利方向的特高大又很健壮者为记拜对象,并且每年正月十四日和七月十四日,即过两个月半节时,都要带儿孙们到该树脚前去祭拜,祭完了把祭品分给儿孙们享用,并鼓励他们要像那棵树一样强壮成长。人们祭拜过的树便格外受到村民的敬重,一般都不会受到伤害,枯老后倒下的树干也不会被人砍伐或带走,就是大雪年份被冰雪压断落下的树枝也如此。
也许是受这一风俗的熏陶,未懂事的沟洞少年们,每当三五成群上山打柴时,不仅不会砍伐山凹路旁可供人们歇脚时遮阳的树木,还会争先恐后地争着去护理。遇见喜爱的树苗,便挖回家来栽培。虽然他们时下的地盘仅有自家屋檐下,结果自然都是葬送那些幼苗的生命,但善心难得,培育了沟洞人爱树的初心不移。
沟洞人敬重树的方式是多样的,比如常以树给地段命名。如“坂他枞”(侗语,下同)、“岗买黛”(好几处)、“凹买椫”(好几处)、“坂芭咖”“坂芭蓓”(老金丝楠木至学校外坎一带)等等不计其数。
现在的“岗洞焖(底)”及“岗坂愣”(寨前坟山坡)各有一棵大枫树,茂密无比。过去都分别有好几棵,在上世纪六十年代,更大的都枯老陆续倒下了各剩下最小的一棵,后便繁茂起来,独领风骚。当时倒下的那些枫树,直径都在两米左右,它们横躺在山腰间,挡住人们去路,只有高大壮年男子才能爬越过去。村里的婆婆便常常背着小斧头去那劈柴火,一小块一小块地劈,半天得一小背篼的斧头柴,数年才完全现出路面来,也解决了孤寡老人们的柴火问题。物尽其用,人施所能,各得其善。
岗坂愣坡上还有一棵杉木树很有故事。传说是村民入村时,为检验该地是否可定居而裁下的,约定若将它倒插栽都能成活大家就在此地住下。结果它真的活了,先民们便定在此地驻寨。说这棵杉树的叶片都是反向开的,我们知事时它已很枯萎,树干基本没见皮了,只在约五米高处还有几枝青叶,上端有近两米长的干枯细尖尖,一直活到十余年前才完全枯朽掉。
沟洞山间虽未见有原生态的桂花树,但相信大家对桂花树也都有钟爱情怀,去过磻溪和老县城的人们,或许会因看到其中学校前部的那一两蔸著名桂花树而目染,在这两校上过学或工作过的沟洞人可能更是对桂花树情有独钟,已故的王槐老师就是位特钟爱者。大约是1975年秋季,磻溪中学教学楼前台的那蔸桂花树花香飘逸正浓时节,他发现除有些不懂事少年打折花外,也有些爱美成年人前来摘花枝,便在附近守候。等有人来摘花时,就唱起自编的一首歌:“爱美之心人皆有之,爱花者请莫摘花……”折花的人大为减少。
沟洞村四面环山,地表相对湿润,适植物生长,不仅使各种植被长势特喜人,且因少有大风刮断,使高大树种长势眼看都要比其他地区高大一倍。能有上世纪四五十代的那种景象,离不开乡亲们长期保护,离不开过去的老前辈们辛勤栽种。二十年前,我到春康家吃庖汤宴,便借机请教他父亲:过去村里的植被那么好,都是自然生长的不?他回道:杂木是自然生长与保护起来的,但杉木基本都是人工造林的,“坂响”那一片也许你们都听说过是栽种的,就是高下柳寨脚那一带的杉木也是二三十年代本村村民造的林。
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后,人们保护意识一段时间减弱,村里的植被基本被成片砍伐一轮。近三十年来从上到下不断引起高度重视,较远的高坡草地和一些荒地都造了林,基本生态会渐渐得以恢复。
我想,在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这一理念引领之下,全体沟洞人一定会不断弘扬老一代种树、敬树、保树和护山的优良传统。相信,如此再过三五十年后,还将有更多更美的生态景象呈现于世,让人们眼福难尽。